句子
他在辩论中被对手驳倒,恼羞成怒地离开了会场。
意思

最后更新时间:2024-08-20 21:44:22

语法结构分析

  1. 主语:“他”
  2. 谓语:“被驳倒”、“离开”
  3. 宾语:“辩论中”、“对手”、“会场”
  4. 时态:一般过去时(表示动作已经发生)
  5. 语态:被动语态(“被驳倒”)和主动语态(“离开”) *. 句型:陈述句

词汇学*

  1. :代词,指代某个人。
  2. 辩论:名词,指双方或多方之间的争论。
  3. 被驳倒:被动语态,表示在辩论中被对手成功反驳。
  4. 对手:名词,指在辩论中与“他”对立的一方。
  5. 恼羞成怒:成语,表示因羞愧和愤怒而情绪失控。 *. 离开:动词,表示从某地走开。
  6. 会场:名词,指举行辩论的场所。

语境理解

  • 句子描述了一个具体的情境:某人在辩论中未能成功反驳对手,结果因羞愧和愤怒而离开会场。
  • 这种情境在社会生活中较为常见,尤其是在正式的辩论或争论场合。

语用学研究

  • 使用场景:该句子适用于描述某人在辩论或争论中失败后的行为反应。
  • 效果:描述了一个人情绪失控的瞬间,传达了失败和情绪爆发的负面情感。

书写与表达

  • 不同句式
    • 他在辩论中未能反驳对手,愤怒地离开了会场。
    • 因在辩论中被对手驳倒,他愤怒地离开了会场。
    • 他因在辩论中被对手驳倒而恼羞成怒,随即离开了会场。

文化与*俗

  • 成语:“恼羞成怒”是**文化中常用的成语,描述因羞愧而愤怒的情绪反应。
  • *社会俗**:在许多文化中,辩论是一种常见的交流方式,失败后情绪失控的行为被视为不成熟或不专业。

英/日/德文翻译

  • 英文:He was refuted by his opponent in the debate and left the venue in a fit of pique.
  • 日文:彼は討論で相手に論破され、恥ずかしさと怒りで会場を去った。
  • 德文:Er wurde im Diskurs von seinem Gegner widerlegt und verließ die Veranstaltung im Zorn.

翻译解读

  • 英文:使用了“in a fit of pique”来表达“恼羞成怒”的情绪。
  • 日文:使用了“恥ずかしさと怒り”来表达“恼羞成怒”的情绪。
  • 德文:使用了“im Zorn”来表达“恼羞成怒”的情绪。

上下文和语境分析

  • 上下文:该句子可能出现在描述辩论比赛、政治辩论或学术争论的文章中。
  • 语境:强调了辩论的激烈性和参与者情绪的波动,反映了辩论场合的紧张氛围。
相关成语

1. 【恼羞成怒】由于羞愧到了极点,下不了台而发怒。

相关词

1. 【会场】 开会的场所。

2. 【恼羞成怒】 由于羞愧到了极点,下不了台而发怒。

3. 【辩论】 彼此用一定的理由来说明自己对事物或问题的见解,揭露对方的矛盾,以便最后得到正确的认识或共同的意见~会ㄧ他们为历史分期问题~不休。

4. 【驳倒】 提出理由否定对方的意见,使站不住脚:一句话就把他~了|真理是驳不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