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
在农业生产中,农民需要根据三势:气候、土壤和作物特性来选择合适的种植方法。
相关词

1. 【三势】 古代军事学上的术语。《淮南子.兵略训》"兵有三势,有二权,有气势,有地势,有因势。"气势,谓斗志;地势,谓选择有利之地理条件;因势,谓善伺敌之间隙。

2. 【作物】 犹造物。主宰万物之神; 农作物的简称。

3. 【农业】 指栽培农作物和饲养牲畜的生产事业。

4. 【农民】 指务农的人。

5. 【合适】 符合实际情况或客观要求这双鞋你穿着正~丨这个字用在这里不~。

6. 【土壤】 地球表面陆地上具有一定肥力,能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由矿物质、有机质、水分和空气组成,是岩石的风化物在生物、气候、地形等因素综合作用下形成发展的。它能供应和调节植物生长过程中所需水分、养分、空气和热量。人类的农业生产活动对耕地上的土壤起着影响作用。

7. 【根据】 作为论断的前提或言行基础的事物:说话要有~;以某种事物为依据:财政支出必须~节约的原则;表示以某种事物作为结论的前提或语言行动的基础:~气象台的预报,明天要下雨|~大家的意见,把计划修改一下。

8. 【气候】 一定地区里经过多年观察所得到的概括性的气象情况。它与气流、纬度、海拔、地形等有关;比喻动向或情势:政治~;比喻结果或成就:几个人瞎闹腾,成不了~。参看165页;。

9. 【特性】 某一事物所特有的性质; 特殊的品性﹑品质。

10. 【种植】 栽种培植; 引申为积累功德。

11. 【选择】 挑选;选取; 指拣选吉利日子。

12. 【需要】 应该有或必须有:我们~一支强大的科学技术队伍;对事物的欲望或要求:从群众的~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