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上场】 指演员或运动员出场; 泛指某种活动开始进行; 犹言上手,得手。
2. 【上场诗】 戏剧用语。脚色登场时常先念韵语数句,谓之"上场诗"。可用前人成作,亦可由剧作家自撰。其内容按人物的身份﹑年龄及剧情而有所不同。念过上场诗,接着便自述姓名﹑籍贯﹑身份,或交代与剧情有关的人物和情节。始于元,明清仍之。例如元无名氏《举案齐眉》第一折"白发刁骚两鬓侵,老来灰却少年心。不思再谓皇家俸,但得自安抵万金。老夫姓孟,双名从叔,祖居汴梁扶沟县人氏。"其中"白发刁骚两鬓侵"等四句即为上场诗。
3. 【吸引】 把事物或别人的注意力引到自己方面来吸引力|磁石能把铁吸引过来|这部电影深深地吸引了我; 吸收引进吸引人才|吸引德才兼备的青年干部以充实各级领导班子。
4. 【学校】 专门进行教育的机构。
5. 【戏剧】 由演员扮演角色,为观众表演故事情节的艺术。是以文学、导演、表演、音乐、美术等多种成分的综合,按作品类型可分为悲剧、喜剧、正剧等,按题材可分为历史剧、现代剧等。在中国,戏剧是戏曲、话剧、歌剧等的总称,也常专指话剧。在西方,戏剧(英文drama)即指话剧。
6. 【朗诵】 大声诵读诗或散文,把作品的感情表达出来:诗歌~会。
7. 【注意】 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伴随着感知觉、记忆、思维、想像等心理过程的一种共同的心理特征。有指向性和集中性的特点。指向性表现为对出现在同一时间的许多刺激的选择;集中性表现为对干扰刺激的抑制。它的产生及其范围和持续时间取决于外部刺激的特点和人的主观因素。
8. 【表演】 戏剧﹑舞蹈﹑杂技等的演出。亦指把情节或技艺表现出来; 指做示范性的动作; 谓做事不真实,好象演戏一样。
9. 【观众】 看表演、比赛或看电影、电视的人:演出结束,~起立鼓掌|电视~。
10. 【角色】 戏剧或电影、电视中,演员扮演的剧中人物; 比喻生活中某种类型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