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
在古代,百姓若有冤屈,可以三次向官府申诉,这种行为被称为“三告官”。
相关词

1. 【三告官】 宋代在禁中,唯宰相﹑翰林学士﹑御史有衙吏为之喝道,称为三告官。

2. 【三次】 三回; 指朝﹑野﹑市三处。

3. 【冤屈】 郁悒;委曲; 冤枉,无罪而被诬为有罪; 指加人以恶名或罪名; 指冤狱﹐冤案。

4. 【古代】 过去距离现代较远的时代(区别于‘近代、现代’)。在我国历史分期上多指19世纪中叶以前; 特指奴隶社会时代(有的也包括原始公社时代)。

5. 【可以】 可以1表示可能或能够不会的事情,用心去学,是~学会的ㄧ这片麦子已经熟了,~割了; 表示许可你~走了。参看‘能’条d、e两项。 可以2 [kěyǐ]好;不坏这篇文章写得还~; 厉害你这张嘴真~ㄧ天气实在热得~。

6. 【官府】 旧时称行政机关,特指地方上的;旧时称封建官吏。

7. 【申诉】 向上级或上属机关申述情由; 诉说; 法律名词。诉讼当事人或其他有关公民对已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或裁定不服时,依法向法院或者检察机关提出重新处理的要求。亦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或政党﹑社团成员对所受处分不服时,向原机关(组织)或上级机关(组织)提出自己的意见。

8. 【百姓】 军人和官员以外的人:平民~。

9. 【行为】 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出来的活动:~不端|揭露不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