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时间:2024-08-09 02:40:54
1. 语法结构分析
句子:“在古代,不测之罪有时指的是那些因政治斗争而被无辜牵连的罪名。”
- 主语:不测之罪
- 谓语:指的是
- 宾语:那些因政治斗争而被无辜牵连的罪名
- 状语:在古代,有时
句子为陈述句,时态为一般现在时,语态为主动语态。
2. 词汇学*
- 不测之罪:指无法预料的罪名,通常指被无辜牵连的罪名。
- 政治斗争:政治上的争斗或冲突。
- 无辜牵连:无辜地被卷入某事中。
同义词扩展:
- 不测之罪:意外之罪、无妄之灾
- 政治斗争:权力斗争、政治冲突
- 无辜牵连:冤枉、误伤
3. 语境理解
句子描述了古代社会中一种现象,即在政治斗争中,有些人可能会被无辜地安上罪名。这种语境反映了古代政治斗争的残酷性和不确定性。
4. 语用学研究
句子在实际交流中可能用于讨论历史**、政治现象或法律问题。它传达了一种对无辜受害者的同情和对政治斗争不公的批判。
5. 书写与表达
不同句式表达:
- 古代社会中,有时会将因政治斗争而遭受的无辜牵连视为不测之罪。
- 在古代,那些因政治斗争而被无辜牵连的罪名,有时被称为不测之罪。
. 文化与俗
句子涉及古代政治文化,反映了古代社会中政治斗争的复杂性和残酷性。这种文化现象在历史文献和文学作品中常有体现。
7. 英/日/德文翻译
英文翻译:In ancient times, the term "unforeseen crime" sometimes referred to those charges that were unjustly implicated due to political struggles.
重点单词:
- unforeseen crime:不测之罪
- unjustly implicated:无辜牵连
- political struggles:政治斗争
翻译解读:句子在英文中保持了原意,强调了古代政治斗争中无辜者被牵连的现象。
上下文和语境分析:翻译后的句子在英文语境中同样传达了对古代政治斗争中不公现象的批判和对无辜受害者的同情。
1. 【不测之罪】指大罪,死罪。
1. 【不测之罪】 指大罪,死罪。
2. 【古代】 过去距离现代较远的时代(区别于‘近代、现代’)。在我国历史分期上多指19世纪中叶以前; 特指奴隶社会时代(有的也包括原始公社时代)。
3. 【政治】 阶级、政党、民族、国家内部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又为经济基础服务。当社会上存在着阶级的时候,突出表现为敌对阶级之间的斗争。其核心问题是政权问题,包括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两个方面。
4. 【斗争】 指矛盾的双方互相冲突,力求战胜对方阶级斗争; 用说理、揭发、控诉等方式斗争斗争反革命分子; 尽自己的全力而奋斗我们现在需要造就一大批为民族解放而斗争到底的先锋队。
5. 【无辜】 没有罪恶无辜者反加以罪,有罪者得隐其辜; 没罪的人残害无辜|不忍杀无辜,所以分黑白。
6. 【有时】 有时候。表示间或不定; 谓有如愿之时。
7. 【牵连】 关联; 连接;联系; 犹联袂; 株连;连累; 留连;牵挂; 犹缠绵; 拖延。
8. 【罪名】 刑事法律规定的犯罪行为的名称。如抢劫罪、伤害罪等。罪名反映犯罪行为的性质和特征,不能混淆不同的罪名。罪名应有法律根据,不能自行提出罪名。
9. 【那些】 哪里。表示反诘; 哪里∥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