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时间:2024-08-10 07:39:22
1. 语法结构分析
句子:“在战争中,那些残害无辜的士兵,他们的行为被视为人神同嫉。”
- 主语:他们的行为
- 谓语:被视为
- 宾语:人神同嫉
- 定语:在战争中,那些残害无辜的士兵
句子为陈述句,使用被动语态,时态为一般现在时。
2. 词汇学*
- 残害:指残忍地伤害或杀害。
- 无辜:指没有做错事的人。
- 士兵:指军队中的成员。
- 行为:指人的行动或举止。
- 视为:认为或看作。
- 人神同嫉:人和神都憎恨。
3. 语境理解
句子描述了在战争中,某些士兵的行为被普遍认为是非常恶劣的,以至于人和神都憎恨。这反映了社会对战争中不道德行为的普遍谴责。
4. 语用学研究
句子在实际交流中用于表达对某些士兵行为的强烈谴责。使用“人神同嫉”这样的表达,增强了语气的强烈程度,传达了深切的道德谴责。
5. 书写与表达
可以尝试用不同的句式表达相同的意思:
- 那些在战争中残害无辜的士兵,其行为被普遍视为极其可憎。
- 在战争中,士兵残害无辜的行为,被认为是人神共愤的。
. 文化与俗
“人神同嫉”是一个成语,源自**传统文化,强调了行为的极端恶劣,以至于人和神都憎恨。这反映了中华文化中对道德行为的重视和谴责。
7. 英/日/德文翻译
英文翻译:In war, the actions of those soldiers who harm the innocent are regarded as detestable by both humans and gods.
日文翻译:戦争で無実の人々を傷つける兵士たちの行為は、人間も神も忌み嫌うと見なされている。
德文翻译:Im Krieg werden die Handlungen von Soldaten, die unschuldige Menschen schädigen, als verabscheuungswürdig sowohl von Menschen als auch von Göttern angesehen.
翻译解读
- 英文:强调了行为的可憎性,使用了“detestable”来传达强烈的谴责。
- 日文:使用了“忌み嫌う”来表达人神共愤的意思,保留了原句的强烈情感。
- 德文:使用了“verabscheuungswürdig”来传达行为的可憎性,与原句的情感相符。
上下文和语境分析
句子在讨论战争中的道德问题时使用,强调了对不道德行为的普遍谴责。在不同的文化和语境中,这种表达可以引起共鸣,传达对战争中不公正行为的强烈反对。
1. 【人神同嫉】 人与神都憎恨厌恶。极言民怨之甚。同“人神共嫉”。
2. 【他们】 代词。称自己和对方以外的若干人。
3. 【士兵】 士官、军士和兵的统称。是军队中直接操作武器装备,执行战斗或保障勤务的军人。是军队的基础。我军士兵,是指班长及其以下军人。1988年重新实行的军衔制分有三等七级,士官设军士长、专业军士;军士设上士、中士、下士;兵设上等兵、列兵。
4. 【战争】 为实现一定的政治和经济目的而进行的武装斗争。是人类历史出现阶级以后的社会现象。是阶级间、民族间、国家间、政治集团间矛盾斗争的最高形式,以暴力手段反映政治实质。经济是战争的物质基础,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决定战争的方式,保存自己和消灭敌人是战争的基本原则。有正义战争、非正义战争两类。
5. 【无辜】 没有罪恶无辜者反加以罪,有罪者得隐其辜; 没罪的人残害无辜|不忍杀无辜,所以分黑白。
6. 【残害】 伤害或杀害:~生命。
7. 【行为】 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出来的活动:~不端|揭露不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