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三支】
指汉末﹑三国时来华弘法的月氏高僧支谶﹑支亮和支谦三人。支谦受业于支亮,亮受业于支谶。当时称"天下博知,不出三支"; 古印度因明学指组成比量的三个环节,即宗(立义),因(论证),喻(设譬)。
2.
【方法】
关于解决思想、说话、行动等问题的门路、程序等工作~ㄧ学习~ㄧ思想~。
3.
【类型】
具有共同特征的事物所形成的种类。
4.
【老师】
对教师的尊称,泛指传授文化、技术的人或在某方面值得学习的人。
5.
【讲解】
解释;解说:~员|他指着模型给大家~。
6.
【课堂】
教室在用来进行教学活动时叫课堂,泛指进行各种教学活动的场所:~讨论|~作业。